关于召开“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 的通知
2025年04月25日 11:13 4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会展信息
各相关单位:
稀有金属材料是在地球上的含量较少、开采难度较大、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稀有金属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目前,稀有金属材料的提取和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未来,稀有金属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技术创新。一方面,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稀有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如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稀有金属材料的开采和加工将更加注重减少环境影响,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方法。此外,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稀有金属材料的供应链安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促使各国加强合作以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
为了提升稀有金属材料领域技术的应用和装备制造结构工艺水平,进一步推进学术研究与产业技术应用升级,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加强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充分了解国内外最新应用案例及解决方案。围绕稀有金属材料“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主题,由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钽铌特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大学、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北方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宁夏材料研究学会、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主办,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稀贵稀散金属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定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宁夏银川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做专题报告。会议将对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学术研究进展、先进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指导我国新材料产业升级,对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希望各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踊跃参加。
附件一
会议基本情况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钽铌特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北方民族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广西大学
宁夏材料研究学会
中国有色金属智库
联合主办: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中色金航钛业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承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稀贵稀散金属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中国有色网、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研蔻®视频 、研贸®有色、慧博士®科研、技术蜂等
二、大会组委会
大会主席:何季麟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陈 林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联合主席:杨 斌 昆明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梁淑华 西安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张一敏 武汉科技大学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曲选辉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胡侨丹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执行主席:王东新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海龙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郭生伟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赵红亮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教授
邹炳锁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院长/教授
秘 书 长:罗文、车玉思、韩凤兰、马晓波
三、会议时间、地点、考察
会议时间:5月16-18 日(其中16日全天报到,17日整天大会、18 日上午分会场,下午考察);
考察单位: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四、分会场设置:
(一)稀有金属粉末制备及工艺;
分会主席:许德美 北方民族大学 教授
(二)稀有金属材料成形、烧结及后处理;
分会主席:秦明礼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马晓波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 高级工程师
姜伊辉 西安理工大学 教授
吴松全 江西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研究员
(三)稀有金属高温合金;
分会主席:章 林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朱宝辉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 正高级工程师
(四)难熔金属、硬质合金;
分会主席:周小军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 正高级工程
李星宇 北京科技大学 特聘副研究员
王爱娟 西安理工大学 副教授
张 乔 西安理工大学 副教授
陈 铮 西安理工大学 副教授
(五)稀有金属特种合金;
分会主席:刘 涛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李军义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 正高级工程师
(六)多孔材料;
分会主席:吴昊阳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王建忠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特聘研究员
(七)人工智能和材料基因在稀有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分会主席:吴波 福州大学 教授
五、会议内容及主题设置(包括但不限于)
1、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备基础理论研究;
2、 稀有金属粉末制备及工艺;
3、 稀有金属材料成形、烧结及后处理;
4、 稀有金属高温合金;
5、 难熔金属、硬质合金;
6、 稀有金属特种合金;
7、 多孔材料;
8、 稀有金属材料净近形技术;
9、 人工智能和材料基因在稀有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六、会议投稿
1. 所有参会单位可以按要求提交3-5篇技术报告;
2. 本次会议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同时欢迎国外机构与专家投稿,论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费,收到的论文入编会议文集;
3. 论文截止日期在2025年4月30日(将论文发送E-mail到:gmcl@china-mcc.com)出版日期在2025年5月16日。(详情登录:中冶有色技术网);
4. 本次会议以学术成果、论文、口头交流及墙报为主,大会分特邀报告与分会报告(主题邀请报告、一般报告),并设有提问和讨论环节;
5. 会场设置多媒体设备,请做学术交流的领导和代表准备好PPT讲稿,提前十天交给会务组,以便会议交流;
6. 为推进我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与设备领域的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欢迎国内外有关公司及机构支持、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在会议文集上刊登广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形式宣传支持、赞助单位,为支持、赞助单位提供扩大市场拓展业务的良机。
七、会议费用
1. 会议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全面组织、招商、酒店协调、费用收取、发票开具等会务工作。
2. 会议代表注册费2500元/人,学生代表参会享受会议优惠价格收取1500元/人,该注册费包括会务、论文审稿、论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费、考察费用。
3. 食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食宿,宿费自理。
4. 收款账户: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右安门支行
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71 6000 5300 3870
扫码报名参会
汇款时请注明 特种材料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八、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 飞 手 机:13811291451(微信同号)
网 址:www.china-mcc.com 邮 箱:1947972025@qq.com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