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三个务必”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2023年02月18日 10:2 53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深入践行“三个务必”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吴礼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的深邃思考。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不断增强践行“三个务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的必然要求。

保持清醒、坚守执着,牢记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谆谆告诫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烈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三个务必”蕴含着自觉的使命意识、深刻的问题意识、清醒的忧患意识、敏锐的洞察意识,是对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10年伟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的新告诫;是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下,全面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的新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对全党发出的深刻警醒,更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动员。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3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做强工程、服务集团保障链、打造国内EPC业务平台,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对十五冶的重托,更是十五冶人的职责使命。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考验前所未有,使命任重道远,正视现实发展、着眼未来担当,全体十五冶人要时刻保持“三个务必”的清醒和坚定,始终把“三个务必”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前进道路上思考谋划、推进落实、破解难题、防范风险的行动准则,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发扬钉钉子精神,永葆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进一步提升斗争本领,依靠斗争掌握战略主动,赢得先机、赢得未来,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职工的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牢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基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确保干部健康成长、确保员工得到实惠,是当下全体党员干部应秉持的正确发展观,也是推进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谋划改革、促进发展、提升管理,以理论的清醒促政治上的坚定。要树牢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职工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倾听职工意见建议、善于把意见建议变成决策部署,最广泛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心往一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要树牢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聚焦中国十五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紧紧扭住发展的“牛鼻子”,紧紧抓住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提升发展质效,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葆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本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强调要在辉煌成就面前不骄傲、不自满、不止步,强调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美德,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近年来,在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下,中国十五冶整体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发展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但离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与同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事实上差距,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清醒定力,相比过往,尽管中国十五冶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但面对成绩,绝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绝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着眼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着眼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着眼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精准把握发展形势,冷静应对风险挑战,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慎终如始做好各项工作。要自我加压,始终保持“跳起来”摸高的精神状态,主动与先进对标,不为问题疑惑、不为困难所阻,砥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拼劲、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魄力和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和狠劲,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推动中国十五冶发展行稳致远。要赓续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非生产性开支,严控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要大力弘扬中国十五冶企业精神,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工程公司,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70年来,一代又一代十五冶人历经沧桑,铸就了开得动、打得响、过得硬的企业,新征程上,要继续大力弘扬十五冶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锤炼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意志品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要以自我革命促进伟大斗争,科学把握斗争精神,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善做善成的斗争本领,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我们党宝贵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近年来,中国十五冶扎实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次重要指示批示《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解决了一些事关长远、事关发展体制机制问题,为中国十五冶“十四五”后3年的发展提升创造了条件,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去破解,还有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去面对,全体党员干部唯有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十五冶要加强干部队伍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越是形势严峻、越是情况复杂,越能考验干部,注重把干部放到一线或条件艰苦的岗位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通过斗争历练,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真正造就一支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干部队伍;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越是环境复杂,越要认识清醒,务必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着眼公司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开发、项目履约、风险防控等重点任务,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到更细一些,又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在坚持敢于斗争的同时善于斗争,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敢于向习惯性思维和传统管理模式及理念挑战,敢于向不良现象和错误倾向亮剑,确保斗争方向不偏、目标不变、力度不减;要掌握科学的斗争方法,在事关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落实上、在事关涉及企业和职工长远利益改革举措推进上,既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做到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依靠顽强斗争和团结奋斗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唯有初心如磐,方能行稳致远;唯有奋楫笃行,方能不负韶华。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化的工程公司,成就十五冶人打造百年老店的夙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面对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中国十五冶要始终牢记弘扬“三个务必”的基本要求,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宗旨意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增强忧患意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高斗争本领,接续努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用新的伟大奋斗谱写中国十五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