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集团:赓续百年荣光 续写时代华章
2022年12月29日 8:44 50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柏华
一
这是一片生长奇迹的土地!
这里的冶铸历史可上溯至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这里的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起源甚早,自汉唐以降,宋神宗时代零星开采计900余年,采之于山、选之于水、冶之于火,三业鼎立,博厚悠远,令世人刮目相看。从1896年由清朝政府收归官办至2022年,水口山与湘江一道奔腾不息,昂首挺胸已闯过126年的风雨历程,126载弦歌不辍,126载薪火相传。
1896年,清政府湖南巡抚陈宝箴委任廖树蘅开发水口山矿,遂成晚清全国矿业之冠。
水口山的开端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实业救国”的缩影。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后,“新政重臣”的改革者、湖南巡抚陈宝箴为国家的危难痛心疾首,慨然以开化湖南为己任,1895年成立湖南矿务总局,先后建起多家大型官办企业,其中以水口山铅锌矿为第一。首任总办廖树蘅首创“明窿法”采矿,采矿效率大幅提升,铅锌产量占到全省九成以上,成为晚清全国矿业之冠。“湘省风气之开,较他省犹神且速,为中国一大转机”。作为中国近代铅锌矿业的先驱,廖树蘅被湖南省推举为“影响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之一。
水口山的发轫史,就是一部中国铅锌工业的开拓史。第二任总办廖基植,采用蒸汽作动力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机械化有色金属超深矿井。为打破帝国主义的盘剥和控制,先后兴建了重力选矿厂、冶炼厂,同时修筑轻便铁路提高运输效率,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采用西法采矿第一人。1934年,工程师饶湜,闯洋人已遭挫败的“禁区”,用火法横罐炼锌炉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锌,结束了中国1000多年相沿的土法炼锌的历史,打破洋锭(锌)一统天下的困境。1954年,他采取在焙烧过程中脱除铅、镉等杂质的措施,成功炼出了99.99%的高级纯锌,创造火法炼锌质量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炼锌工业的开拓者。
1954年,饶湜成功炼出了99.99%的高级纯锌。《人民日报》对水口山火法炼锌创世界纪录的报道。
“仁山智水,天人合一”, 水口山以世界铅锌之都之号称名于世,为中国民族矿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至真至纯的经验。
二
这是一座书写红色传奇的革命宝山!
1922年4月,毛泽东亲临水口山铅锌矿,点燃了革命烽火。
水口山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境内康家戏台、康汉柳饭店、水泵房等众多的红色遗址,处处留下了革命先驱救国忧民,舍生取义的身影。1922年4月,毛泽东亲临水口山铅锌矿,坐着工人驾驭的摇车深入矿区,与拖砂工一起下窿道、穿砂湖,遍访工人居住的茅棚,把收集的水口山工人苦难生活材料写成调查报告,整理成研究工人运动的资料和工人自修大学的教材。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前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衡阳党组织、湘南学联的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夏明翰、韦汉、贺恕、朱舜华等我党早期党员先后到水口山矿办工人识字班、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安源罢工经验,发展党团骨干。“马日事变”前夕,水口山已发展地下党员近200 人,为水口山地下党组织全盛时期。
水口山工运史彰显了水口山工人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1922年11月22日,中共湘区委员会派蒋先云、谢怀德等来水口山,加强对水口山工人运动的领导。翌日,在康家戏台成立了中共水口山矿党小组,同时成立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处。12月5日,震惊全国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爆发,罢工斗争持续23天之久,迫使反动派承认工人俱乐部提出的改善工人待遇的18项要求,取得了罢工斗争的伟大胜利。1991年,耿飚来到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水口山视察工作,他深情地说: “水口山矿工对中国的革命贡献很大,800 多人上井冈山,这些矿工很守纪律,打仗很勇敢,可是后来大部分牺牲了!”
三
这是一方催人奋斗和奋进的热土!
湘江万古滔滔岁月,银场千载茫茫苍桑。铅都的开端,源自觉醒者“救国图强”的美好宏愿;铅都的辉煌,源自水口山人“富民强国”的矢志追求;铅都的崛起,源自水口山人“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100多年来,水口山就是湖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和近代风云人物的聚集地,在这片人文会萃的热土上,铭志了陈宝箴、廖树蘅、廖基植等为救国图强,抵御外侮,殚精竭虑兴办工矿实业的功勋;烙印了为开发矿业,兴企强国鞠躬尽瘁的饶湜、赵俊、刘亚球等创业者的艰辛;铭刻了蒋先云、宋乔生、谢怀德、毛泽覃等革命先烈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在筚路蓝缕的奋斗岁月,在砥砺前行的时代画卷,一代代水口山儿女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成为时代的先锋,他们的梦想始终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相连想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翻开百年风云激荡的水口山篇章,革命先烈凄美壮烈的故事依然震撼人心,功勋先驱穿越时空的精神依然魅力永恒。先驱功高,后昆垂范。
山仁水智,金石为开。追寻历史足迹、宏扬功勋精神,为的是在新的赶考路上,守矿业报国之初心,踔厉奋发,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