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奋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征程 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使命

2022年11月20日 15:29 63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助力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资本市场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为宗旨,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保供稳价,市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市场运行平稳有序。2012年到2021年,上期所成交量从3.65亿手到24.46亿手,增长了570%;成交金额从44.6万亿元到214.58万亿元,增长了381%;成交量、成交金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从25.19%、26.06%上升到32.55%、36.92%。根据期货业协会(FIA)按成交手数统计,上期所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场内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在全球排名第一,2020年、2021年排名第二。目前,上期所客户总数超过205万户,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客户总数超30万户,交割仓库118家,存放点229个,分布于全国各地。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海商品期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与国际市场总体联动,在国际市场价格明显非理性时,能走出相对独立行情。例如,2020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CME甚至出现了负油价,而上海原油期货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并对全球油价回归理性作出贡献,更加高效直接地反映了亚太市场供需情况,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今年初,在俄乌局势等因素影响下,LME镍期货价格出现异常暴涨,LME宣布暂停交易及相关交易作废,上期所积极应对,用市场化手段稳妥处置风险,保证了我国镍期现货市场运行平稳,为实体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价格信号。

二是产品序列更加完善,服务实体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10年来,上期所致力于发展期现结合的综合性多元化产品体系。在场内方面,陆续上市了石油沥青、热轧卷板、镍、锡、原油、纸浆、20号胶、不锈钢、低硫燃料油、国际铜等10个期货品种以及铜期权、天然橡胶期权、黄金期权、铝期权、锌期权、原油期权等6个期权品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五大期货品种序列持续扩展,为实体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面对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以特变电工、东方电缆、海胶集团、南钢股份、上海城建、广西某房地产开发商等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远期点价”“套期保值”锁定成本,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实现稳产保供。今年以来,上期所继续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为胶农提供价格保险;同时,有14家钢铁企业、3家石油沥青企业、3家橡胶企业利用“期货稳价订单”“期权稳产行动”进行风险管理,已为16万吨钢材、6800吨石油沥青、21万吨天然橡胶提供价格保障。在场外方面,2018年上线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目前已基本实现上期所品种全覆盖,陆续推出了仓单线上质押、期现联动客户端、期转现报价专区、保税仓单报价专区等业务,在拓宽企业购销渠道、盘活库存仓单、解决融资痛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宗商品物流受到极大影响,现货贸易量短时间内严重萎缩,企业无法完成销售回款,资金流影响巨大。上海杉杉贸易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灵活运用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的线上仓单质押业务,在工商银行浦东分行实现了仓单质押融资。2022年7月,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更名“上期综合业务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交易所期现一体化进程。

三是创新制度机制提升运行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期所以提升市场功能为导向,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在产品创新、业务发展、对外开放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全国第一和首创,为市场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在交易方面,2013年,上期所在国内期货市场首次启动连续交易制度,便利投资者规避隔夜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2017年,以镍为试点引入做市商制度,并在14个期货品种上开展做市业务,“活跃合约不连续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实体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机会增多。在结算方面,2013年,上期所首家采用单向大边的保证金收取方式,提升市场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市场运行成本;为支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2018年,引入境外参与者并接受美元作为保证金;为进一步降低市场参与者成本,2020年,推出国债作为保证金业务,进一步丰富了担保品种类。在交割方面,2021年,上期所低硫燃料油期货首次跨境交收,实现了由交易端“引进来”到交割端“走出去”的重大跨越。在其他方面,2014年,上期所在国内证券、期货交易所中首家引进境外监控系统(SMARTS风险监控系统),提升监管智能化、科技化水平。2018年,上期所推出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并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建立首个编码标识行业标准,广大有色金属企业积极贯标落实,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发挥期货行业专业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证监会扶贫办的安排,上期所从2013年起,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结对帮扶。9年来,上期所先后派出5位干部赴太湖县挂职帮扶,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民生帮扶、技能培训班、消费帮扶等方式,向太湖县投入帮扶资金近7000万元;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引入期货公司开展“一司一村”结对帮扶,迄今为止已有49家期货公司投入1472万元帮扶资金。

上期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号召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7年,启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该项目由上期所牵头,汇集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多方力量,通过向贫困胶农提供价格保险并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的“保险+期货”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的金融创新模式,助力云南、海南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截至2022年,上期所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5.8亿元,保障天然橡胶现货产量超67万吨,覆盖云南省、海南省的31个市县,近46万户次的胶农受益,精准扶贫效果显著,地方政府给予高度肯定,社会舆论反响积极。2021年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入选联合国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此次入选案例是通过“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代表,为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发挥期货风险管理作用,展示了一条中国减贫方案的可复制路径。

此外,上期所不断创新天然橡胶价格保险业务模式,2019-2021年累计投入资金6100万元,与海胶集团、云胶集团和广垦橡胶集团合作探索利用期权工具稳定龙头胶企生产,保障售胶农户的胶水价格,实现“稳农民生产、稳企业经营、稳产业发展”。该试点通过发挥场外期权方案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对胶农收入的保障水平和产业扶持成效。胶企将场外期权产生的收益通过“二次结算”等方式补贴给割胶农户,保护其割胶、售胶的积极性,保障胶企原材料来源稳定,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四个不摘”要求,上期所继续利用“保险+期货”“期权稳产行动”等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上期所继续在云南省、海南省分别投入1.38亿元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并投入3100万元与云南农垦、海南农垦以及广东农垦合作开展“期权稳产行动”业务,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决心促进帮扶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期货市场市场国际化

提升“上海价格”国际吸引力

2018年3月,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上市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自上市以来,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参与者结构持续优化,境外参与度不断提升。复制原油期货成功经验,上期能源加快国际化品种供给,又先后推出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期货以及原油期权等4个国际化品种。截至目前,上期能源上市品种达5个,占境内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一半以上,境外客户来自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上期能源交割注册品牌来自全球各地,以20号胶为例,注册商品包含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4个国家的25家企业37家工厂的产品,受到境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上期能源积极争取境外金融监管机构的认可,与国际监管要求接轨,先后完成香港自动化交易服务(ATS)注册、成为新加坡认可的市场交易者(RMO),并被纳入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的第三国交易场所交易后透明度评估正面清单;陆续与新加坡交易所、挪威浆纸交易所、泰国期货交易所、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者的参与提供了信心。

上期能源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参与交易,由此形成的更加透明、公允的期货价格包含了世界声音,形成的“上海价格”被境内外产业企业认可,并广泛使用于现货贸易、跨境贸易计价。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原油期货成交量、持仓量维持上市以来高位水平,境外客户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同比分别上升26.49%和下降4.32%;20号胶期货境外客户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同比上升45.66%和56.51%;国际铜期货境外客户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同比上升27.46%和224.17%。以上海原油期货结算价计价的原油在交割出库后,转运到了印度、韩国、缅甸、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涉油企业在现货贸易中更加关注“上海价格”,一个辐射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集散地价格已初步形成;江西铜业、中铜国贸、托克、埃珂森等境内外企业采用国际铜期货价格作为跨境贸易合同定价基准;泰国联益、新加坡合盛农业、海胶集团、泰国泰华树胶等境内外生产企业,以及双星集团、韩国锦湖轮胎等境内外轮胎企业采用INE20号胶期货作为跨境贸易定价基准。合盛天然橡胶(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学峰表示,在前期的生产经营中,企业与客户的定价大多采用新加坡交易所(SGX)20号胶期货定价,2021年开始,企业以INE20号胶期货近月合约为定价基准,签订长协供货协议,约占总长协供货量的30%~40%。

1

下一步,上期所、上期能源将以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双向开放力度,多措并举,提供更多贴近全球客户需求的风险管理工具,拓展各类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深度。一是加大国际化品种供给,加快推进航运指数期货上市,推动黄金期货等成熟品种国际化,研究推进镍期货国际化等。二是持续优化合约及规则,积极推动交易交割机制创新,推动期货价格应用场景多元化,持续推进境外设库探索实践。三是加大境外市场推广力度,稳步推动QFII/RQFII参与上海商品期货、期权交易。四是加强跨境合作,包括且不限于与境外交易所开展结算价授权等,力求将对外合作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