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新材料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11月03日 8:41 118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甘肃省“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将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作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布局,努力实现由基础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大省的转变。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金川集团站在转型发展最前沿。

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由“原”字号向“材”字号转型。近年来,金川集团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持续做深有色金属新材料,相继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部分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越来越多的金川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走出国门。

完善壮大电池材料产业链

镍钴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除了用在不锈钢、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电镀、3C电子产品等领域,还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受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牵引,动力电池材料产业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源、技术、装备优势,金川成为甘肃发展电池材料产业的不二选择。

1

在金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甘肃省列重大项目——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后7万吨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争取在冬季施工期进行室内设备安装。

“预计2023年底,三元前驱体产品的本地产能将提升200%。”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树亮时刻关注着项目进展:“三元前驱体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100%增长,现在供不应求,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也将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公司是甘肃省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核心企业之一,生产的四氧化三钴和三元前驱体分别是钴酸锂、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材料,这些年一直是行业内排名前五的电池材料前驱体供应商。2022年,该公司三元前驱体产量预计约5.5万吨,其中约20%直接出口到日韩等国,应用到全球头部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中。

在三元前驱体产品包装车间内,经过混料机批混、筛分除磁、计量灌包、真空密封等一系列步骤后,一包包产品正从全自动包装产线上输出,一辆辆AGV叉车搬运着货物来回穿梭。这里的部分产品将运往金川集团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南通瑞翔新材料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南通瑞翔)。在那完成“变身”正极材料的最后一“煅”。

2022年,南通瑞翔三元正极材料产量预计突破45000吨,市场占有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至9%。

金川集团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电池材料产品几乎涵盖了行业内通行的所有排号,能够紧跟下游客户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开发量产合格产品,并保持质量稳定。

如今,金川集团已构建起“镍钴资源-镍钴盐类-电池材料前躯体-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再生利用”一套完整的电池材料产业链,为镍钴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瞄准国家所需 实现进口替代

“我们的产品定位一直很清晰,就是从替代进口走向技术引领。”兰州金川科技园副总经理张静语气坚定。

1

2002年,金川集团为延伸壮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成立兰州金川科技园公司。自成立起,该公司一直深耕电池正极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材料、银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电池回收再利用、理化分析检测等产业,目前已形成兰州、金昌、南通三地布局,集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规模化生产于一体的产业格局。

溅射靶材用超高纯金属材料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础,制备工艺很复杂,多年来一直被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垄断。随着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超高纯金属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相关高端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倍加迫切。

2004年,兰州金川科技园公司开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铜钴镍产业化制备技术”研究。此后,陆续攻克了高纯镍钴铜湿法和火法冶金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最早在国内实现了高端半导体芯片用超高纯镍钴铜材料的产业化和国产化。

现在,金川集团产出的超高纯铜纯度达到7N,高纯镍、高纯钴纯度达到6N,高纯镍钴铜生产技术赶超国际水平,居国内第一、国际前三,具备年产350吨系列高纯金属产品的能力,在国内外销售市场份额达到20%左右。

2022年,金川集团又成功研发出纯度高达“5N”的高纯铁,远高于目前国际“4N”的最高标准。

“要做就做全国数一数二!”

兰州金川贵金属材料公司,一家仅有15名正式职工的高新技术企业,最早将新型电镀钯盐、国六标准汽车尾气催化剂前驱体产品实现进口替代,二者在高端领域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30%以上。

9年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成立初期的1500万元,提升至2021年的13亿元,成为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一项实证。

新材料成为“倍增计划”重要支撑

随着金川集团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一批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的专精特新新材料企业快速成长。

金川旗下镍合金公司电池极片用Ni201高精带材产品出口日韩,供给国内大型电池生产企业;精密铜材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口径白铜管生产基地,产品供给中船重工725所;粉体材料公司覆钴球镍产品已占据国内约25%的镍氢电池正极材料市场……

金川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在2025年末实现营业收入、工业产值双“倍增”目标。

从当前的产业格局和经营增长来看,新材料正成为撬动“倍增”计划的重要抓手。从今年新材料经营业绩可见一斑。

今年1至9月份,金川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1624亿元,同比增长32%。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关产品、镍铜精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大幅增长,其中硫酸镍、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同比分别增长24%、9.92%和102.5%,镍合金、精密铜、羰基镍同比分别增长33.8%、34.3%和53.5%。

此外,金川新材料产品出口实现快速增长,1至9月份产品出口总额24.1亿元,其中新材料出口总额7.56亿元,同比增长42.65%。

1

为进一步做深有色金属新材料,打造千亿级镍铜钴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金川集团联合当地政府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兴建新材料产业项目。

2022年,2万吨高精电子铜带、10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溶液提升、3万吨新能源电子材料铜箔、3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等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

不少像上海六族新材料科技公司、金泽川增材制造公司等电工材料、粉体材料、铜镍合金加工产业的下游客户也在这里投资建厂,仅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内企业已达21家。

金川集团也正在拓展镍钴在医用金属、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挖掘有色金属更多价值,促进国内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稿丨陈文

图片丨张俊成 于彭波 史岩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