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促发展——中铝集团科技创新系列成果回顾
2022年10月30日 10:2 59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汤林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铝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全力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2018年,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中铝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技创新重大部署,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从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加大考核等多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充分激发人才活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以提升科研人员的自主权,激发科技创新“源动力”。中铝集团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各项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出台了“1+8”制度体系(即《关于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配套的8个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人才、团队、项目等激励奖励措施,科研人员获得感大幅提升,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培养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中铝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原有“五级工程师”的基础上,构建以“首席科学家”为统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以首席科学家为战略人才、首席专家为核心人才、卓越工程师为骨干人才”的科技人才体系,筑就创新人才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以及政绩考核等。为此,中铝集团建立了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为导向的考核体系,重点突出“一把手”负责制,通过增加经营业绩考核中科技创新权重、将科技创新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机制、将科技成果加分规则明确写入经营业绩责任书等举措,让考核成为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使各级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中铝集团全面部署、狠抓落实,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中铝集团在强化原有科技创新体系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层级,增强科技原创能力,逐步形成了中央研究院、专业研究院、领域技术中心、群众性创新平台4个层次,包括中铝中央研究院及3个分院、22家领域技术中心、35个集团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0个集团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内的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直以来,中铝集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级平台的建设,着力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前,集团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遍布旗下的60余家分(子)公司,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计量测试中心、4个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83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量质齐升,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中铝集团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广泛合作,组建了中国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发展创新联合体,参与组建了中国稀有金属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轻量化材料成形工艺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集智攻关;在产业发展上,构建稳定可靠的全产业链条和供应链体系,争做各细分领域的链长,并通过深入合作,不断拓展上下游技术相互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为产业基础高级化提供强劲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中铝集团积极探索,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战略谋划,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持续提高自主可控比例,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中铝集团围绕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战略,制订了“十三五”和“十四五”科技规划,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原创技术策源地,开展资源开发与保障、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高端材料研发与应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围绕创新体系、创新生态、激励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标准管理等方面,展开集中攻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中铝集团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条件差、禀赋不佳等突出问题,研发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以及高硫、中低品位铝土矿经济利用技术,有效缓解了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的压力;建造了亚洲第一深井矿山驰宏会泽铅锌矿、国内采用自然崩落法地采工艺的规模最大的单体斑岩铜矿床普朗铜矿;聚焦先进制造业尖端材料,运用选冶工艺,提取出锗、镓、铼等20余种有价金属元素,有力推动材料向“高纯化”及“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进口替代,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多年来,中铝集团为我国国防军工及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上百种合金、数千个品种的关键有色金属材料,研发了第三、四代航空铝合金、铝锂合金,保障了天问、嫦娥、北斗系列等重大工程和武器型号需要,助力C919上天,推动中国航空进入“20时代”;成功研制了世界上最大尺寸规格的整体铝合金锻环,为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铝集团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自主研发的500千安、600千安超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等领跑全球,在全行业推广应用,吨铝电耗大幅降低,劳动生产率翻番,大幅提升中国铝工业的世界地位。同时,中铝集团为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轻合金材料,助推我国建筑、交通等领域走向轻量化发展道路,带动整个工业体系降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铝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科技攻关,科技专利、标准、国家奖励等成果成效明显,行业影响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铝集团在科技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争取国家资金占比逐年提高,研发项目主要集中在矿山资源、铝冶炼、铜冶炼及铝铜材料加工等专业技术领域。集团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产品、产线、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铝集团共开展科技项目8000余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000余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600余件,主导制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260余项、行业标准15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专利优秀奖7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集团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中铝集团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狠抓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不断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注入新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