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成绩亮眼!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前三季度上缴税费52.79亿元 同比增长54.72%
2022年10月29日 11:39 751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王新权 刘碧峰
今年以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保安全各项工作,紧紧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等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经济运行持续攀高,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实现了经营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1—9月份,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58.27亿元、同比增长5.39%,利润总额36.27亿元、增长57.08%,上缴税费52.79亿元、增长54.72%,收获了亮眼的“成绩单”。
多措并举
经济指标再创新高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聚焦“稳经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多发、原辅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影响,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经营管理,实现了产量增长、质量提升、效益向好。结合发展实际,召开权属企业脱困扭亏增盈专题会,“一企一策”挖潜增效、对标补短。建立市场和生产经营信息情报体系,强化产业运行分析和过程监控。组建9个重点工作专班,围绕全局性重大任务,制订考核办法,明确目标措施,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问题。9月份,该集团部署开展了以“埋头苦干稳增长、勇于担当作贡献、全面冲刺全年奋斗目标”为主题的大干4个月活动,制定15条具体措施,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该集团主动扛起国企担当,在陕西省国资委下达的年度经营指标之上还提出超额奋斗指标,形成自加压力、奋力增盈的稳增长局面。前三季度,权属企业金钼集团、宝钛集团、榆林新材料集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金钼集团紧盯矿山和深加工两端产能目标,保证上下游产线精准对接,优化产业链整体产能,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101%。榆林新材料集团以灵活高效的营销策略主动应对电解铝等主导产品的价格变化,前9个月实现利润总额44.23亿元,同比增长21.38%。宝钛集团宝钛股份不断挖掘低成本钛材应用新领域,持续探索民用市场经营模式改革,促进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99亿元,同比增长10.47%。天瑞硅材料抢抓光伏产业供需两旺的机遇,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1.21亿元,该公司生产的粒状多晶硅大批量直投单晶市场,向客户供货1.5万吨,占行业内粒状硅单晶使用量的70%。西安勘察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成功签约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卡瓦伦矿业镍矿精炼镍铁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额为20.06亿元。
项目带动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以“三新一高”为引领,将 2022 年确定为“高质量项目建设年”,谋划安排高质量项目41个,总投资约195亿元,目前正在加快8万吨电子级粒状多晶硅产业升级、全钒液流电池、15万吨高纯硅粉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或论证工作。前三季度,该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1.25%。9月底,天瑞硅材料8万吨电子级粒状多晶硅产业升级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在该公司已建成的全球唯一的一条年产18000吨粒状多晶硅、300吨超纯电子级多晶硅、500吨超纯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线的基础上,实施的产业升级项目,总投资96.8 亿元,将在2025年达产达效。9月22日,宝钛股份3个募投项目中的理化实验楼项目竣工投产。金堆城钼矿总体选矿升级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已经通过审查,并完成主要设备选型试验和考察。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后劲更足
深入推进秦创原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联合创新中心建设,11个入驻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注重“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大力实施科研攻关,持续提升科研实力,针对市场需求定向研发,丰富产品类型,强化产品竞争力。前三季度,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89亿元,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获得专利授权61项,开发新产品28项、实现销售收入29.24亿元。金钼集团钼合金无缝薄壁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取得突破,轧制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施“揭榜挂帅”,攻克柔性OLED用超大规格钼溅射靶材产业化“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宝钛集团发布实施我国在钛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突破多个关键技术,生产出航天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大单重盘圆丝材,助力我国航天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材实现国产化替代;成功研制出英康洛伊钛合金带卷,填补了国内空白。天瑞硅材料国产区熔多晶硅规模化商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开启了我国功率半导体硅基材料自主可控进程。黄金集团西安汇创公司组建的“陕西省贵金属材料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第三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其创新团队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