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

2014年05月09日 9:54 36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第四,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比重43.9%,这也意味着重化工业阶段开始进入新时期。从各国经验来看,重化工业往往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交融发展,但重化工业阶段上半场和下半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重程度不同,在上半场依赖资源能源更甚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下半场由于技术和知识比重更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度则更高。在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都出现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制造业升级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与融合发展。1970年至2000年间,美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就从13.3%上升到22.7%,日本则从10.9%上升到17.9%。
  同时,国际经验也表明:以钢铁、冶金、建材为代表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以金属制品、电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则持续上升,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才趋于稳定。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已接近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阶段。当年我国冶金行业比重虽达到5.6%,但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同时行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中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意味着我国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表现在:产业结构正在升级;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会有所提高;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相对减轻;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对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增加等。从挑战来看,表现在:将增加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原有的投资将出现巨大的“沉没成本”;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原有重化工业行业的劳动力将面临失业的威胁;部分重化工业企业债务负担增加,若不能及时化解,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等。
  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重化工业阶段由上半场向下半场过渡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其中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应对新风险,争取平稳度过重化工业阶段的过渡时期。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xjalb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